
年轻群体有更高的孤独率,部分原因来自经济压力。图片:堪培拉大学(UC)。
堪培拉大学(UC)的一项新研究显示,首都领地的群体情绪正在下降,数千名本地居民表示,他们对澳大利亚的未来信心下降。
今年是这项名为《首都领地地区的美好生活》(Living Well in the ACT Region)的第六年,该调查对3110名首都领地成年人进行了关于“幸福感、韧性及社区宜居性”的问卷调查。
首席研究员杰基·舍默教授(Jacki Schirmer)表示,调查结果反映了整个澳大利亚正在出现的令人担忧的趋势,而这一趋势的背后,是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。
“首都领地的结果确实与全澳乃至全球的趋势一致,我们近几年看到整体幸福感和快乐程度的下降,”她说。
“导致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,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们正在对未来失去信心。越来越少的人认为自己在未来几年会过得更好,甚至更少的人认为五年后还能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平。”
“这也关乎他们是否能买得起房?能否实现人生目标?对一些人来说,还有对气候变化影响未来生活的担忧。”
堪培拉大学(UC)今年的研究发现,超过半数受访者改变了食物购买习惯并减少使用取暖和制冷设备,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因费用原因推迟就医。
问题不仅是经济层面的,也涉及情绪健康。
近19%的30至49岁受访者表示自己“经常”或“总是”感到孤独,远高于12.4%的调查平均值。
“特别是30到49岁的人群,他们的感受最糟。他们往往背负更高的房贷,要照顾孩子,日常繁忙的琐事,我们在这一群体中看到孤独感增加的同时,也伴随财务压力上升,”舍默教授表示。

杰基·舍默教授(Jacki Schirmer)。图片:堪培拉大学(UC)。
堪培拉人用于社交的时间也出现令人担忧的变化,2024年,有五分之二居民取消了社交活动。
“人们觉得自己负担不起日常娱乐,甚至基本的日常开支都成了问题。他们在调查中表示,‘我负担不起和朋友去餐厅吃饭,因为要把那笔钱留作其他用途’,所以我们看到的高孤独率,部分是由经济压力推动的。”
“此外,大家也越来越忙,而总体来说,堪培拉的社交连结感比其他城市稍弱,可能是因为这里有很多外来人口,要花更长时间才能建立真正有意义的社会关系。”
从积极的方面来看,2023年至2024年间,堪培拉人参与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的时间有所增加,回升至2019年首次《首都领地地区的美好生活》调查时的水平。
根据该研究,堪培拉仍然是澳大利亚最宜居的城市之一。
“我们了解到,堪培拉依然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,89%的居民表示自己所居住的区域‘非常宜居’——这一比例远高于全澳平均水平,”舍默教授说。

外出的堪培拉人减少。图片:首都领地政府。
堪培拉大学的这项调查2019年以来已累计进行八次。其结果被纳入首都领地政府的“幸福框架(Wellbeing Framework)”,用于指导每年预算的投资决策。
框架文件指出:“政府将利用该框架的报告结果,帮助确定预算优先方向,以支持相关举措的制定和实施。”
展望未来,舍默教授对幸福感水平的回升保持信心,类似于疫情之后的恢复情况。
“新冠疫情爆发时,我们的幸福感在第一次封锁期间显著下降,但到第二次封锁时,人们学会了如何在疫情中也能过好生活,幸福感随之回升,”舍默教授说。
“这表明我们具备适应和改变的能力——我们可以再次努力支持那些幸福感较低的人群,帮助整体幸福水平重新提升。”
Original Article published by James Coleman on Region Canberra.